![]() | |
---|---|
布列塔尼 | |
政府等级 | ![]() |
主流文化 | ![]() |
首都 | ![]() |
政体 | ![]() |
国教 | ![]() |
科技组 | ![]() |
布列塔尼的理念 |
此信息可能已落后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
![]() |
+1 年度海军传统 +10% 贸易导向 |
![]() |
+25% 海军规模上限修正
|
![]() |
|
- 关于同名地区,请见布列塔尼(地区)。


第二次盖兰特条约签订于1381年,正式宣告布列塔尼在百年战争中保持中立。这场冲突似乎看起来并没有结束。因为法兰西要求归还曼恩却被英格兰拒绝。布列塔尼公爵将在多大程度上兑现他们的中立承诺有待观察,因为他想在这场战争中捞到更多的好处。布列塔尼也无法冒着单独对抗任何一个交战国的风险,最后也许会决定和崛起的勃艮第合作。
布列塔尼拥有一片肥沃的土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历了一场血腥的继承战争的首都南特已经可以看到重建的努力,目前是大西洋主要港口城市之一。同时布雷斯特港将成为一个理想的海军船坞,既是一个天然避风港,也是拦截法国和英国舰队的战略要地。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布列塔尼必须谨慎选择。如果不能在欧洲动荡的政治环境找到机会,或许布列塔尼可以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
布列塔尼(英文:Brittany)是法兰西区域的一个中等体量国家。它们与 法兰西接壤,这对它们的独立性造成了强烈的威胁。虽然在AI手中布列塔尼的欧洲部分经常会被法兰西吞并,留下殖民地的流亡政府,不过在人类玩家手里,这个国家具有成为欧洲列强或殖民帝国的潜力。两种玩法都很有趣且富有挑战性。
任务
- 主条目:布列塔尼任务
决议
布列塔尼可以在 法兰西不存在时将其重建。
![]() |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今年将会是标志着我国进入进化时期的一年。传统的封建体系将让位给一个更现代化的集权国家。尽管项目预算失误以及军事战役频发,财政状况历经了起起伏伏,但我们还是成功将我国转变成了欧洲最具统治力的强国之一。
潜在需求 | 接受 |
效果 |
AI决议因子:
- 基础权重:1
策略
地理位置与邻国
布列塔尼接壤东北方的 英格兰,南边是
法兰西,东边是
普罗旺斯。接下来会逐一讨论这些国家。
法兰西
法兰西 对布列塔尼来说,法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游戏开始时,法国与普罗旺斯结盟,并且普罗旺斯经常设布列塔尼为宿敌。这导致法国从1444年11月11日开始仇视布列塔尼,但是也存在着开局与法国缔结王室联姻的可能性,这份盟约可以提供保护,但并不推荐如此,因为法国可能会在百年战争中召唤布列塔尼对抗英国,而且不会给布列塔尼任何土地。找一个法国的宿敌作盟友可以缓和来自法国的威胁。如果玩家能存活下来,法国可能会稍显友好,甚至保护玩家。
法国在游戏开始时警告布列塔尼并不常见,这导致从普罗旺斯手里夺取安茹的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有时你会看到法国撕毁和普罗旺斯的盟约,但还是要当心法国的警告。法国不缺少敌人,所以布列塔尼也许可以扛着法国的警告向普罗旺斯扩张。在游戏早期,法国和勃艮第很有可能为了普罗旺斯而大打出手。如果普罗旺斯缺少像法国这样强大的盟友,那么它很可能被勃艮第入侵。相反,如果普罗旺斯能维持和法国的同盟关系,很显然入侵的对象就变成了布列塔尼,如果玩家没能找到有分量的盟友。
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经常宿敌布列塔尼,它的领土比布列塔尼大,但是他们的土地是分散的。普罗旺斯开局与法国结盟,但也容易失去这份友谊。普罗旺斯还与法国有着相同王朝。
尽管普罗旺斯得到了法国人的保护,如果法国卷入了多场战争,布列塔尼也有机会夺取安茹。普罗旺斯有时也能与其它的欧洲强国结盟,这就要视情况考虑了。
英格兰
英格兰在开始时拥有广阔的法兰西核心领土,并经常同时与法兰西与勃艮第成为宿敌。它经常被驱逐出欧洲大陆,因此很难关心布列塔尼。虽然英格兰是一个潜在的对付法国的盟友,但AI难以登陆足够的军队参与作战,还是考虑一下其它国家吧。
如果战略设置得当,英格兰在早期游戏中在一些条件下能帮助布列塔尼。百年战争、罗拉德异端与玫瑰战争可以牵制住AI控制的英格兰。这些事件不断发生,以至于英格兰要为人力、财富与科技挣扎。如果玫瑰战争发生并且英法因为曼恩大打出手,玩家控制的布列塔尼可以扩张到诺曼底、阿朗松或曼恩。如果英格兰与勃艮第互设宿敌,在土地许诺下勃艮第很可能参加战争。一个机会主义玩家可以偷些地并占领诺曼底的要塞,之后在合约中割让爱尔兰岛上的佩尔,打开扩张的众多道路。与此同时,在法兰西防御英格兰时限制它所能占领的省份。不要忘了给勃艮第加莱以维持同盟关系。
英格兰的另一个麻烦是开局的三蛋神君,如果他很长寿并留下继承人,英格兰的军事科技会严重落后,这让英格兰剩余的欧陆领土显得格外诱人。得到这些土地会严重激怒法国,所以作死前请拉到足够的盟友。
勇敢的玩家总是可以在法国宣战英国后跟着宣战英国,只需要集中兵力拿下战争目标并专注于围城。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将是一条扩展领土的康庄大道。
勃艮第
勃艮第开局时联统荷兰、弗兰德斯、布拉邦特,并有一个附庸国讷韦尔。他们经常设法兰西、英格兰、奥地利与丹麦为宿敌。大量的附庸国意味着勃艮第在战争中有着强大的友军力量。然而,他们与神罗接壤,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如“征服列日”)他们可能攻击神罗,使得他们可能要硬刚神罗皇帝。有时AI的军队调度会使得勃艮第臣属国的军队被抓,导致大量伤亡。所以他们在“征服土地”的战争中比“展示霸权”更强。然而,即使面临种种的麻烦,勃艮第对布列塔尼的初期生存依然很重要。
一个与勃艮第结盟的显著不利点是勃艮第继承事件。在这个事件中,勃艮第与其附属国将被法兰西、神罗皇帝,甚至有时可能被卡斯蒂利亚或与勃艮第联姻的其他国家撕裂。这将导致联盟落空,另一个并且强敌将会在身边出现。所以请找其他盟友降低风险。1500年后这个事件不会再产生,所以这时勃艮第便可以依靠了。
转进爱尔兰
为了防止与英格兰、法国、普罗旺斯这些布列塔尼眼中的庞然大物交战,一种早期扩张思路是监视爱尔兰小国,并建造运输船,伺机干涉战争。在理想情况下玩家可以在两个未结盟的爱尔兰小国交战时介入,最佳情况是防御方落败并且进攻方开始围困她的首都,在这时向防御方发送同盟请求通常会被接受。在没有进行过多次战役的情况下防御方不会丢掉太多的战争分数,这让他们能够召唤布列塔尼参战。在登陆爱尔兰岛后,先解盟友首都之围,再在盟友开始重建军队前进攻敌国首都以确保玩家在攻城中占主导地位。这时玩家只需要空出一个外交官并且等待敌方首都陷落,卡在围城结束时和谈割地,不给盟友任何机会——这需要足够的技巧和对时间的把握。在控制了爱尔兰岛上的一个行省后,布列塔尼只需要慢慢征服岛上的其他国家。在完全征服爱尔兰后,布列塔尼的领土就会翻倍,这让布列塔尼能够重返欧陆并达成自己的目标,不仅如此,爱尔兰岛也可以作为作为殖民新世界的绝佳跳板。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爱尔兰小国会成为英格兰的附庸,因此在计划阶段就要非常注意这点。试着和苏格兰结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能够有效的遏制英格兰的扩张,由于苏格兰经常和法兰西结盟,或许会导致对布列塔尼有利的战争。另外,玩家大可不必在意侵略性扩张,因为爱尔兰并不在欧洲大陆。
殖民并脱欧
布列塔尼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玩殖民,新世界有很大的扩张前途,位于下游的布列塔尼也能从贸易中收到更多钱。墨西哥和加勒比地区要稍后考虑殖民,因为攻占阿兹特克和玛雅的土地很容易成立墨西哥殖民领。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让殖民领过于强大,这会增加他们的独立倾向。玩家也能够通过殖民北美的天然港口和河口来增加布列塔尼的贸易竞争力。
殖民也有利于“脱欧”战略,与其当一个欧洲国家,成为一个美洲国家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新世界拥有了四个核心行省后就可以考虑迁都而不是成立殖民领,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把首都周围的土地全部卖掉或者喂给附庸就行了,这样就会自动迁都到新世界。由于玩家在面对美洲国家时会有巨大的军科优势,因此可以实现快速扩张。
理念
布列塔尼可以有多种玩法,可以建立贸易帝国,也可以积极参与欧陆的战事,或者成为一个殖民国家。
如果要建立贸易帝国,可以选择增加商人团数量的贸易理念和增加海军上限的航海理念,利用规模庞大的商船队积累财富。
如果玩家想要称霸欧陆,行政、外交、数量、质量、进攻、防守这些理念都值得考虑,但过早开启军事理念将会导致军科落后,有时反而不利于战争。
如果要成为一个殖民强国,那么可以开启探索理念与扩张理念,甚至迁都新大陆,将美洲的财富全部掌握在手中。
布列塔尼可以重建法兰西,在重建后玩家可以得到法兰西的强力国家理念,并继承所有核心。
参考资料
伊比利亚 | ![]() ![]() ![]() ![]() ![]() ![]() ![]() ![]() |
法兰西 | ![]() ![]() ![]() ![]() ![]() |
低地 | ![]() ![]() ![]() ![]() |
不列颠 | ![]() ![]() ![]() ![]() ![]() ![]() |
北欧及波罗的 | ![]() ![]() ![]() ![]() ![]() ![]() ![]() ![]() ![]() ![]() ![]() |
中欧 | ![]() ![]() ![]() ![]() ![]() ![]() ![]() |
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 |
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意大利 | ![]() ![]() ![]() ![]() ![]() ![]() ![]() ![]() ![]() ![]() ![]() ![]() |
巴尔干及安纳托利亚 | ![]() ![]() ![]() ![]() ![]() ![]() ![]() ![]() ![]() ![]() ![]() ![]() ![]() ![]() ![]() ![]() |
东欧 | ![]() ![]() ![]() ![]() ![]() ![]() ![]() ![]() ![]() ![]() ![]() ![]() ![]() ![]() ![]() |
北非 | ![]() ![]() ![]() ![]() ![]() ![]() |
东非 | ![]() ![]() ![]() ![]() ![]() ![]() ![]() ![]() |
中非 | ![]() ![]() |
东南非 | ![]() ![]() ![]() ![]() ![]() ![]() ![]() |
西非 | ![]() ![]() ![]() ![]() ![]() ![]() ![]() ![]() ![]() ![]() ![]() ![]() ![]() |
西南非 | ![]() ![]() |
近东 | ![]() ![]() ![]() ![]() ![]() ![]() ![]() ![]() ![]() ![]() ![]() ![]() ![]() |
波斯及中亚 | ![]() ![]() ![]() ![]() ![]() ![]() ![]() ![]() |
北亚 | ![]() ![]() ![]() ![]() ![]() |
东亚 | ![]() ![]() ![]() ![]() ![]() ![]() ![]() ![]() ![]() ![]() ![]() ![]() ![]() ![]() |
东南亚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度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