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丹麦 | |
政府等级 | ![]() |
主流文化 | ![]() |
首都 | ![]() |
政体 | ![]() |
国教 | ![]() |
科技组 | ![]() |
丹麦的理念 |
此信息可能已落后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
![]() |
+1 年度正统性 +5% 船只耐久 |
![]() |
+10% 全局海军接战
|
![]() |
|
丹麦的理念 |
![]() |
+1 年度正统性 +5% 船只耐久 |
![]() |
+10% 全局海军接战
|
![]() |
|
丹麦的理念 |
![]() |
+1 年度海军传统 +20% 全局人力修正 |
![]() |
+15% 全局海军接战
|
![]() |
|
- 关于同名地区,请见丹麦(地区)。
丹麦的至高王克里斯托弗


无论如何,丹麦的王权有着众多的敌人,尤其是在汉萨联盟的城市之中——这是一个控制着波罗的海周边贸易,但如今受到丹麦威胁的自由市联盟。这样的境况最近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以丢失石勒苏益格为终结的一系列战争之后,丹麦国王埃里克遭到废黜,现在已经沦为哥特兰岛海盗头子。
丹麦已经从巴伐利亚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中选举了一位新王。克里斯托弗与丹麦或瑞典贵族没有任何关系,但似乎他对北欧三国抱有宏伟的计划,自命为首位北方至高之王。
时间将告诉我们克里斯托弗会留下什么遗产。丹麦王国已经将许多财富押注在他们的统治家族身上,而同时瑞典或挪威贵族似乎并不那么在意他们的日耳曼新王。挪威人依旧支持被废黜的恩里克,而瑞典贵族最近则联合在他们的摄政卡尔·克努特松旗下。
丹麦(ID:DAN,英文:Denmark)是位于欧洲北部的一个国家。开局时,它是 瑞典和
挪威,此外,它还拥有一个附庸国
荷尔斯泰因。这让丹麦成为了欧洲北部最强大的国家,但它的优势地位也受到
波兰、
莫斯科等国的挑战,而它的附属国——尤其是
瑞典也不会甘于屈居他人之下。丹麦的目标主要是保持两个联统国稳定并且最终整合它们的土地。之后给丹麦的可能性众多,总的来说包括殖民、与宿敌作战并支配北方。
任务
- 主条目:丹麦任务
丹麦的任务聚焦于控制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
事件
- 主条目:丹麦事件
丹麦的历史事件围绕着克里斯蒂安七世统治时期的摄政,各种各样的改革和一些其它的趣味事件。
- 主条目:伯爵之乱
在 宗教改革时代,丹麦可能触发一个特有灾难“伯爵之乱”;不满宗教现状的贵族将扶植篡位者,使丹麦发生内战。它可在国内宗教统一较低时发生,并很可能在新君主继位的数年后爆发。
萨克森-劳恩堡的多萝西娅
![]() |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作为一位对政治抱有极大热情的严厉女人,萨克森-劳恩堡的多萝西娅积极参与着对官员的升职与罢免。她的侍女布里吉特·哥耶在十四岁时就被家人强迫与耶斯帕·杜订婚,但是由于她与多萝西娅之间的友谊,这位王后成功的帮她撕毁了这条婚约。主教和教授们被要求来调查这次事件,并建立了一项禁止父母为未成年子女安排婚姻的法律。
决议
![]() |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不知多少个世纪以来,北方分裂成了多个王国,他们相互攻杀,两败俱伤。先前的联合的尝试最终彻底失败了,那些欧洲邻国应该会相当高兴吧。尽管如此,一个持久的联邦依然可能得以建立……
潜在需求 | 接受
|
效果 |
AI决议因子:
- 基础权重:1
作为丹麦去成立 斯堪的纳维亚并不困难,因为丹麦在1444年开局就已经间接控制了全部需要的省份。要得到瑞典和挪威的省份,丹麦只需要整合卡尔玛联盟中的两个小伙伴,
瑞典和
挪威。
策略
前期
一种开局策略:保持联统
为了整合联合统治的 挪威和
瑞典,丹麦拥有的省份必须至少和你想要整合的国家一样多,以及与对应的国家达到+190关系。挪威相对容易整合,然而瑞典不是,它的省份数明显比丹麦更多,而且它往往有更高的陆军上限以及比丹麦更先进的行政、外交或军事科技,因而容易倾向于发起独立战争。丹麦会面对一系列事件,以增加或减少与每个联统国的关系,选择的决定权完全地在于玩家。如果玩家想要保持两个联统国并在之后整合它们,高度推荐选择与该国增加关系的选项。
丹麦可以设置 诺夫哥罗德为宿敌。要确保你有更多的陆海军单位以压制瑞典独立倾向的一个好策略是,设置诺夫哥罗德为你的宿敌并对其宣战,但是不要派遣你的部队去战斗或占领土地。挪威和瑞典的陆军通常会比诺夫哥罗德及其可能的盟友的陆军更庞大,因而可以轻易取得胜利,你不需要亲自参与任何战斗就能赢得战争。挪威和瑞典在该战争中都会失去一些人力,使得它们的独立倾向降低很多。你不仅能够以100%战争分数赢得一场对宿敌的战争,也将确保瑞典不会有和你一样多的人力,从而使它更不倾向于发起独立战争。
玩家也应该考虑尽快吞并 荷尔斯泰因,因为它将多给你两个省份并为更多的外交关系让出空间。
另一种策略:宣战瑞典
整合联合统治的 挪威和
瑞典不仅需要等待50年,
瑞典还有大量事件增加她的独立倾向使其难以控制。在
瑞典独立倾向超过50时,考虑放弃与瑞典的联合统治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思路。在放弃后的停战期内造省份1
中期
大陆扩张
波罗的海地区的 利沃尼亚骑士团和
里加是游戏早期很好的扩张对象,这也是丹麦历史上曾做过的事情。玩家可以在省份
条顿骑士团和
吕贝克的贸易联盟。凭借丹麦强大的实力,这场战争也容易胜利。
战后对于吕贝克,玩家可以附庸并吞并或者直接以联合作战的方式吞并其以增强玩家在贸易本埠吕贝克所掌握的的贸易力量,而对于条顿骑士团,玩家则可以割取其省份 普鲁士从而获取质量上更为强大的陆军。自然这些省份比较富裕,玩家需要注意侵略扩张以避免包围网的产生,或者玩家也可以解散
神圣罗马帝国以更好的征服德意志地区富裕的省份。
最后,丹麦必须解决 莫斯科或
俄罗斯的崛起。先发制人的最好办法是征服
海上扩张
开局 苏格兰的宣称进而进攻其以获取在不列颠群岛扩张的机会。之后无论是吞并四分五裂的
爱尔兰诸国还是背刺深陷百年战争泥潭的
英格兰都是简单且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如果玩家能够控制
尼德兰的省份的话,可以考虑将贸易本埠迁到英吉利海峡以获取更多的贸易收入。之后玩家也可以像历史上的尼德兰及
大不列颠一样走海路在全世界范围内殖民扩张,建立属于自己的日不落帝国。此外成立
大不列颠以获取更强大的海军实力及经济实力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1.22策略
单机 丹麦拥有开阔的扩张空间,开局没有AI强国针锋相对,在
诺夫哥罗德、
条顿骑士团、
苏格兰等方向有着丰富的背刺机会。
开局平叛 贵族叛乱,顶满陆军上限,拉
瑞典关系,造
东弗里斯兰、
利沃尼亚骑士团宣称,
联统国造
苏格兰、
诺夫哥罗德宣称。可以轻易找到各种机会加入战局,轻松单挑中型国家,即便没有战机,还可以尽早速宣
东弗里斯兰,打钩盟友,附庸一个中型神罗国 (
不伦瑞克、
波美拉尼亚),尽早开始消化
侵略扩张。
初期正常情况,向东已经割断 诺夫哥罗德、
利沃尼亚骑士团,接壤
莫斯科、
立陶宛、
条顿骑士团,向西已经隔断
苏格兰,吃几口爱尔兰的剩饭。
接下来,对手开始变强,但是依然轻松,因为体量较大,又没有利益冲突,很容易和 法兰西/
奥地利之一结盟。东边,
莫斯科无论打
波兰、
立陶宛还是游牧都很容易打空人力,贷几笔款,打他能轻松割涅瓦、诺夫哥罗德、阿尔汉格尔斯克三个贸易点,一战打弱
莫斯科。中路,看普鲁士地区争端,
条顿骑士团胜就吃
立陶宛,
波兰胜就吃
条顿骑士团并支持波兰王位(波兰关系要提前拉,波兰进军波罗的海大概率宿敌丹麦)。西路此时,陆海应该都能超越孤立无援的
英格兰(除非他打赢了大陆战争,概率极小),割堡垒割康沃尔,吃爱尔兰、
布列塔尼。
到这个地步就非常轻松了, 侵略扩张分散,体量已经大到同宗的神罗小国(
奥尔登堡、
迪特马尔申之流)都同意被附庸,东欧方向随便扩张到
草原游牧,西欧揍
法兰西、
勃艮第之争的败者,彻底破局。
过程中注意历史宿敌 瑞典,时刻顶满关系,经常各种事件,甚至不跳事件也跑出一个 -100,时间一到立即吞掉。
成就
参考资料
不列颠 | ![]() ![]() ![]() ![]() ![]() ![]() |
伊比利亚 | ![]() ![]() ![]() ![]() ![]() ![]() ![]() ![]() |
法兰西 | ![]() ![]() ![]() ![]() ![]() |
低地 | ![]() ![]() ![]() ![]() |
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 |
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中欧 | ![]() ![]() ![]() ![]() ![]() ![]() ![]() ![]() ![]() ![]() ![]() |
意大利 | ![]() ![]() ![]() ![]() ![]() ![]() ![]() ![]() ![]() ![]() ![]() ![]() |
巴尔干及安纳托利亚 | ![]() ![]() ![]() ![]() ![]() ![]() ![]() ![]() ![]() ![]() ![]() ![]() ![]() ![]() ![]() ![]() |
东欧 | ![]() ![]() ![]() ![]() ![]() ![]() ![]() ![]() ![]() ![]() ![]() ![]() ![]() ![]() ![]() |
北欧 | ![]() ![]() ![]() ![]() ![]() |
北非 | ![]() ![]() ![]() ![]() ![]() ![]() |
东非 | ![]() ![]() ![]() ![]() ![]() ![]() ![]() ![]() |
中非 | ![]() ![]() |
东南非 | ![]() ![]() ![]() ![]() ![]() ![]() ![]() |
西非 | ![]() ![]() ![]() ![]() ![]() ![]() ![]() ![]() ![]() ![]() ![]() ![]() ![]() |
西南非 | ![]() ![]() |
近东 | ![]() ![]() ![]() ![]() ![]() ![]() ![]() ![]() ![]() ![]() ![]() ![]() ![]() |
波斯及中亚 | ![]() ![]() ![]() ![]() ![]() ![]() ![]() ![]() |
北亚 | ![]() ![]() ![]() ![]() ![]() |
东亚 | ![]() ![]() ![]() ![]() ![]() ![]() ![]() ![]() ![]() ![]() ![]() ![]() ![]() ![]() |
东南亚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度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