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扎波罗热 | |
政府等级 | ![]() |
主流文化 | ![]() |
首都 | ![]() |
政体 | ![]() |
国教 | ![]() |
科技组 | ![]() |
扎波罗热的理念 |
此信息可能已落后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
![]() |
+10% 人力恢复速度 +25% 劫掠速度 |
![]() |
+20% 全国人力修正
|
![]() |
|
扎波罗热(英文:Zaporozhie)哥萨克酋长国是一个位于鲁塞尼亚(区域)的小国。它从1555年至1647年是 波兰(之后是
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附庸,在经过1648年至1653年的短暂独立后,从1654年开始至1763年为止是
俄罗斯的附庸。
任务
- 主条目:俄罗斯公国任务
成立国家
作为主流文化是鲁塞尼亚的国家,扎波罗热可以成立 鲁塞尼亚。扎波罗热事实上是游戏历史剧本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文化属于鲁塞尼亚或白俄罗斯的国家。
![]() |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几个世纪之前,罗斯人的土地团结在一个旗帜下,定都在传奇般的城市基辅。蒙古入侵之后,这些凶神恶煞的游牧民烧杀抢掠。他们将我们的宫殿和村庄踏为平地,基辅也难逃厄运。在恐惧之中,我们的人民沿着罗斯的平原向北部的腹地和深林里逃窜。那里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俄罗斯。
现在一个全新而倨傲的城市在北部冉冉升起。他们拉拢周围的小国,它的统治者构想一个全新的罗斯人的国家。一个中心在莫斯科而非基辅的罗斯。
尽管如此,我们鲁塞尼亚人不会悄无声息的变成历史书中的一页。我们绝不允许冒牌货拿走属于我们父辈的遗产。基辅将迎来新生,我们要将其恢复到昔日的辉煌和荣耀,整个罗斯也将如此。
潜在需求 | 接受
|
效果
|
谢契拉达政体
谢契拉达[1](英语:Sich Rada;乌克兰语:Січова Рада;俄语:Сечевая Рада),是扎波罗热哥萨克国家的政府体制。“谢契”(或译“塞契”),是哥萨克部族的营寨、要塞,也是其政治、军事中心的所在;“拉达”是乌克兰语“大会、委员会”的音译。
谢契拉达政府不使用阶层机制,且可以征召哥萨克骑兵。该政府改革给予以下增益:
![]() |
只适用于DLC第三罗马激活时。 |
每年,谢契拉达政府会获得“ 3 +统治者属性”的特殊君主点数(分别对应 /
/
)。当有100点某种点数后,可以在
政府界面选择相应的互动功能:
接收逃亡农奴: 在一个随机省份增加
1 发展度,种类随机;使农奴逃离的国家获得
-10% 国家税收修正;
组建劫掠队: 在接下来10年中,获得修正
+1 敌方损耗 、
+10%移动速度;
召集哥萨克诸部:
−2 厌战度, 在首都征召占 20% 陆军上限的哥萨克骑兵。
点数的上限是150;若不使用政体功能,点数会一直累计到150点后便不再增加。
扎波罗热可以通过如下特有决议采用谢契拉达政体:
策略
参考资料
- ↑ 谢契拉达曾用的译名是“锡奇拉达”。
伊比利亚 | ![]() ![]() ![]() ![]() ![]() ![]() ![]() ![]() |
法兰西 | ![]() ![]() ![]() ![]() ![]() |
低地 | ![]() ![]() ![]() ![]() |
不列颠 | ![]() ![]() ![]() ![]() ![]() ![]() |
北欧及波罗的 | ![]() ![]() ![]() ![]() ![]() ![]() ![]() ![]() ![]() ![]() ![]() |
中欧 | ![]() ![]() ![]() ![]() ![]() ![]() ![]() |
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 |
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意大利 | ![]() ![]() ![]() ![]() ![]() ![]() ![]() ![]() ![]() ![]() ![]() ![]() |
巴尔干及安纳托利亚 | ![]() ![]() ![]() ![]() ![]() ![]() ![]() ![]() ![]() ![]() ![]() ![]() ![]() ![]() ![]() ![]() |
东欧 | ![]() ![]() ![]() ![]() ![]() ![]() ![]() ![]() ![]() ![]() ![]() ![]() ![]() ![]() ![]() |
北非 | ![]() ![]() ![]() ![]() ![]() ![]() |
东非 | ![]() ![]() ![]() ![]() ![]() ![]() ![]() ![]() |
中非 | ![]() ![]() |
东南非 | ![]() ![]() ![]() ![]() ![]() ![]() ![]() |
西非 | ![]() ![]() ![]() ![]() ![]() ![]() ![]() ![]() ![]() ![]() ![]() ![]() ![]() |
西南非 | ![]() ![]() |
近东 | ![]() ![]() ![]() ![]() ![]() ![]() ![]() ![]() ![]() ![]() ![]() ![]() ![]() |
波斯及中亚 | ![]() ![]() ![]() ![]() ![]() ![]() ![]() ![]() |
北亚 | ![]() ![]() ![]() ![]() ![]() |
东亚 | ![]() ![]() ![]() ![]() ![]() ![]() ![]() ![]() ![]() ![]() ![]() ![]() ![]() ![]() |
东南亚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度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