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意大利 | |
政府等级 | ![]() |
主流文化 | ![]() |
首都 | ![]() |
政体 | ![]() |
国教 | ![]() |
科技组 | ![]() |
意大利的理念 |
此信息可能已落后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
![]() |
+20% 全局贸易竞争力 +50% 关系改善 |
![]() |
+20% 要塞防御
|
![]() |
|
- 关于同名区域,请见 意大利(区域)。
意大利(英文:Italy,意大利文:Italia)是一个可成立国家,可以由任何主流文化属于拉丁文化组的国家成立。作为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带和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的各个邦国拥有足以自豪的历史和传统,但历史上,在欧陆风云4的常规游戏时间内,意大利长期陷于分裂以及周遭列强的觊觎之中,因而,一个统一、独立的意大利国家并未能出现。游戏给予了意大利强大的国家理念,让其有机会成为 罗马帝国遗产最强有力、最正当的声索者。
游戏开局时意大利半岛 上的所有国家(除 教宗国外)都有成立意大利的潜力。在1444年,意大利地区存在数支较为强大的势力;理论上,任何其它国家也可以在
转变文化后选择拥抱意大利人的身份,比如
阿拉贡,鉴于其已经在意大利成功立足。注意,
神圣罗马帝国和
教宗国不能成立意大利。
作为游戏中用于代表统一意大利的政权的特殊国家,意大利有一些特别之处。意大利不会因为留在 神圣罗马帝国内受到“服从皇帝”触发修正的惩罚;如果意大利是
天主教国家,它也不会因拥有省份罗马或者是教宗国的宗主国而受到相应触发修正的惩罚。
成立国家
除教宗国之外的拉丁文化组的国家均可以成立 意大利。相对地,
教宗国在统合意大利主要区域后,可以通过决议“宣告天主的国”,获取一些永久加成,但不能成立意大利。
![]() |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作为文艺复兴的中心,我们国家的文化蓬勃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持久的艺术革命的时代,特别是在建筑和文学方面。但是文化的进步却没能帮助我们的国家保持内部的和平。我们一直被外来的追求力量和侵吞领土的国家侵扰着。
潜在需求 | 接受
|
效果 |
AI decision factors:
- 基础权重:1
任务
- 主条目:意大利任务
DLC 皇帝启用时,意大利有一组专有的任务树,注重于国内发展、统一意大利以及宣称
罗马帝国曾经的领土。
事件
以下女性史事件可以被意大利触发:
安杰丽卡·考夫曼
![]() |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在她的好朋友温特沃斯女士的赞助下,历史画家安杰丽卡·考夫曼又一次来到了$COUNTRY$。她精通包括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德语在内的许多语言,是一位热情的读者,一位有天赋的音乐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能够在所有她停留过的国家里都成为名人。英国皇族帮了她许多忙,但约书亚·雷诺兹爵士才是她最好的朋友。他让安杰丽卡成为了向国王提出建立皇家学院的请愿书的签署人之一。而在不久后皇家学院便成功成立了。她每年都会来到学院中展出她的画作,其中《莱昂纳多参观弗朗西斯一世的军队》一作收到了尤其多的赞赏。很少有女性选择历史画家——在学院派绘画中最优秀而最有利可图的一类——作为职业,但安杰丽卡·考夫曼就是她们中的一员。
策略
意大利地区的形势
1444年的意大利是一个势力错综复杂的地区。北意大利自古以来是全欧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米兰、
威尼斯等国的领土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在这些大邦国之间,还有
博洛尼亚等若干个小邦国。半岛中部是
教宗国及其附属国的领土。南部的
那不勒斯王国则正接受
阿拉贡的联合统治;此外,阿拉贡还占据着撒丁和西西里两座岛屿,这使得它成为了这一带最主要的域外强国。除阿拉贡之外,
奥地利、
法兰西、
卡斯蒂利亚等邻近的大国都已经觊觎意大利的财富许久,而且都有许多机会将势力扩展到这一地区。
在意大利半岛上的各个国家中,存在着数支较为强大的势力。它们都有机会成为地方强权,也是统一意大利的最佳人选:
佛罗伦萨正由著名的美第奇家族统治,她坐拥声望和财富,而且很容易就能够建立
托斯卡纳大公国,并进一步扩张;
米兰拥有相当富庶的领地和不俗的实力。只要能妥善处理继承危机,她就可以轻易成为半岛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威尼斯是一个强大的商业共和国,发达的商贸为她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她的海军、陆军实力都不容易小觑,在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上也广有势力;
热那亚居于意大利半岛的另一侧,也同样有广泛的商业影响力,而且不止局限于地中海;
那不勒斯开局处在
阿拉贡的联合统治之下,但是阿拉贡的阿方索五世国王去世后会将那不勒斯留给他的私生子费迪南,这对那不勒斯而言很可能意味着独立。一旦其重新宣称其独立并夺回在西西里的核心省份,就可以及早在意大利确立优势;
萨伏依看似实力平平,但也可以运用长袖善舞的外交手段寻找机遇、获取撒丁岛,宣称建立
撒丁-皮埃蒙特王国,并最终如历史上一样,成为全意大利的主人。
除了这些国家之外, 费拉拉、
萨卢佐以及
蒙费拉托等小国也完全有机会统一意大利,但会缺少特殊任务树以及更丰富的历史事件带来的帮助以及趣味性。
意大利正处于欧洲的中央,奥地利、法兰西、阿拉贡这些强国都渴望向这里进一步扩张,因此,对于所有意大利国家而言,都应该通过长袖善舞的外交手腕在各大强权之间,尤其是 法兰西和
奥地利之间寻求平衡,以寻求它们眼下的保护和日后的帮助,并尽力避免任何一方染指富庶的北意大利地区。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北部的大多数国家开局时都是
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它们很快就可以经由“影子王国”事件离开帝国。因此,对于帝国内的国家而言,最好能保证与
奥地利的良好关系乃至盟约,由此确保在离开帝国前的扩张不会受到干扰;而对于威尼斯、那不勒斯等帝国外国家而言,则最好避免在“影子王国”事件前向北意大利诸邦宣战,因为帝国皇帝会保护他们。
意大利的中部是 教宗国的领地,因此,对于意大利诸邦国而言,与圣座的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教宗国的良好关系意味着可以从教廷获得相当大的收益;而如果与整个
天主教世界的宗教领袖为敌则必然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此外,教宗国手中的罗马城也是建立意大利所必需的省份,但这块省份又可能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意大利的许多国家都是 共和制,其中很多还使用特殊的“意大利执政团”政体。
意大利的两个贸易节点——热那亚和威尼斯都是游戏中的终点贸易节点,因此控制较多地区可以带来相当高的贸易收入;意大利的省份也比较发达,而且很多适合进一步进行发展,但在吞并别国领土时,也意味着比较严重的 侵略扩张惩罚和较高的
核心化花费。
外交策略
对于意大利各邦国而言,妥善的外交有时比强大的军力更加重要。如前文所言,与 法兰西、
奥地利的外交至关重要;而且在寻求大国帮助的同时,要尽力避免他们将手伸向意大利。开局时,应该积极地与这两个国家改善关系,并在对方态度合适时寻求结盟;有时甚至完全可以同时与这两个强权结盟,这显然是巨大的外交优势,但也很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盟约的破裂。
对宿敌的选择,也应该注意。通常来说,将首先想要吞并的国家,以及已经视你为宿敌的国家设为宿敌是很自然的选择;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因此导致你的几个宿敌很快结盟以对抗你。尤其是对于邻近你身边的小国如 曼托瓦、
锡耶纳,因为它们完全可能寻求到你的其它宿敌,甚至是法兰西、
匈牙利等大国的帮助,这时及早吞并它们的计划也自然会化为泡影。因此,可以在开局一段时间后,待各国的外交关系稳定下来,再确定所有宿敌。
在意大利本土结交一些盟友显然也是必要的,一般可以选择你宿敌的宿敌作为盟友。一个国家只要早期不会妨碍到你的扩张,就可以用为援手。
教宗国在整个意大利的外交中应该一直是至关重要的存在。在合适时,完全可以与教宗国结盟、并维持亲密的关系,这意味着你可以获得更多的
教廷影响力,从而可以换取加成,甚至成为教廷监护——在早期大多数国家的影响力都不多时,成为教廷监护可能并不如想象得那样难,尤其是
佛罗伦萨还有增加教廷影响力的传统。如果能成为教廷监护,就可以享受诸多巨大的加成,还能掌握绝罚作为打击宿敌、扩张自身实力的利器,这在意大利地区显得尤为有效。
而如果成为了教宗国的宿敌,就要面临遭受绝罚的风险——但购买赎罪券可以让你免除绝罚的巨大负面效果,因此,自1.30版本以来,只要 金钱充足,绝罚可能就不会再构成那么严重的问题。但最好还是以一个不被教宗国宿敌的外交环境开局,以享受更大的优势。一般来说,比较容易被教宗国开局设为宿敌的国家有
佛罗伦萨、
威尼斯、
萨伏依等;
那不勒斯一旦独立,也很容易被教宗国设为宿敌。
壮大实力
开局后,在积极与可能的盟友改善关系的同时,也要向计划首先征服的国家伪造宣称,或者通过完成任务获得永久宣称。如果你的敌人拥有几个比较强大的盟友,可以等到其盟友或它本身陷入其它战争时再开战,或者首先对其较弱的盟友开战、断绝他们的盟约。总的来说,只要提前做好准备、选择合适的时机宣战,战争通常都不会花费太久的时间。注意,大多数意大利国家的体量较小、人力有限,因此不能轻易浪费军力,应该尽可能利用地形或人数的优势。以其他国家对抗 威尼斯等这样的海军强国时,海军的质量和数量很可能都弱于对方,因此最好不要主动出击,在数量或船只种类配比占优势时再主动进攻;或者尽可能避免海战,而是通过陆战上的优势逐次削弱它们的海军潜力。
注意,开局的几十年内,如果神圣罗马帝国内最初的12个自由市出现了空缺,那么 锡耶纳、
卢卡等一地共和国完全可能被皇帝指定为新的自由市。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能直接向其宣战,而是可以考虑向它的盟友宣战再将其吞并,但侵略扩张惩罚会比较严重;此外,还可以设法让它获得第二个省份、自动失去自由市地位。
米兰、
佛罗伦萨、
那不勒斯等国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前文已经提到,而且它们各自都拥有不错的任务树。但是,这些大邦国很多也都有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米兰有灾难“金色安布罗斯共和国”,
威尼斯则很可能难以避免与
奥斯曼或
奥地利在早期的交锋。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见各个国家的具体策略。
一般来说,在开局几十年内,帝国事变“影子王国”就会发生。届时,所有意大利北部的国家通常都会离开神圣罗马帝国。对于玩家而言,留在帝国内通常没什么好处——尤其是共和制国家,一般来说帝国内没有太多的利益留给意大利国家,而且选择留在帝国内,还可能会触发修正“服从皇帝”,就更不值得。对于 米兰、
萨伏依等君主制国家而言,玩家也可以选择留在帝国内、谋求成为皇帝,但这事实上并不太容易,而且和和意大利国家的主要战略目标不符,不得不在帝国方面花费更多精力。因此,一般来说退出帝国都是更好的选择。而对于开局时不在帝国内的国家,自然最好等到其它国家退出帝国后在对他们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意大利地区有几个可成立国家: 撒丁-皮埃蒙特、
托斯卡纳和
两西西里。这三个国家都是比较容易成立的,而且有比较强大的理念和任务树,合适的国家可以在统一整个意大利之前,先成立它们。
文艺复兴思潮在1450年前后就会出现在意大利地区,一般来说,意大利国家几乎完全不必为这个思潮多费心;殖民主义思潮、印刷机应用思潮则往往需要相对长的时间才能接纳。尽管可能不必主动种出思潮来,但适当的发展仍可以帮助思潮更快传播。而且,教廷的金玺诏书中的“永恒上帝的智慧”也很好地可以帮助解决思潮问题。
控制侵略扩张
意大利身居欧洲中央,省份比较发达,开局时北部又处于神圣罗马帝国内,这都意味着盲目扩张很可能造成严重的 侵略扩张,甚至带来包围网。因此一定要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战争理由和停战条款,并积极地同欧洲各国改善关系,以控制侵略扩张带来的关系惩罚。外交理念、间谍理念以及较高的
威望都能更好地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
佣兵作战
意大利的邦国很多都有与雇佣兵相关的理念,可以用更低的花费聘用雇佣兵团为自己作战。而且,意大利国家本身的人力比较有限,而经济通常比较发达,因此,佣兵完全可以成为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对抗大国的战争中。此外,在1500年前,任何拉丁文化组的国家与任意域外大国(首都不在意大利区域且发展度大于150)交战时(双方均为战争领袖),就会触发意大利战争事件,解锁两个廉价而且强力的雇佣兵团。选择行政理念、财阀理念都可以进一步加强雇佣兵的效用。
处理圣座
教宗国占据着意大利中部富庶的省份,还拥有成立
意大利所必须的省份之一——永恒之城
天主教宗教领袖的特殊地位,以及诸多特殊的惩罚,如何处理与其的关系,是所有想要成立意大利的玩家最终必须面对的问题。
教宗国所能带来的问题无非如下:
- 与
教宗国关系恶劣会让
教廷影响力很难获得,而且很有可能成为被绝罚的对象,不仅带来“绝罚”的负面修正,更为不怀好意的邻国提供了战争理由;
- 作为
天主教国家,拥有省份罗马会获得触发修正“占领罗马”的负面效果。而且,会触发事件“教宗国”,要求你将罗马还给教宗国。如果想要留住罗马城,就必须失去 1
稳定度,并损害与所有天主教国家的外交关系;
- 如果附庸了
教宗国,也会带来“教宗国之殇”的debuff。
解决策略可以有以下几种:
- 最一劳永逸的方法,是在宗教改革到来之后,选择改宗
新教或
改革宗,这样就可以直接免除所有问题;而且,作为非天主教徒拥由有省份罗马,反而能带来“征服罗马”的正面奖励;对于
那不勒斯、
威尼斯等地理位置合适的国家,甚至可以尝试征服巴尔干半岛的土地并改宗
东正教。但对于意大利这样的国家来说,维持天主教的收益通常还是比较大的。
- 如果维持
天主教,一般来说有以下解决思路:
- 在成立
意大利之前,最后再夺取省份罗马。这样可以避免长期受到“占领罗马”debuff的影响,但是“教宗国”这一事件仍是不能避免的。
- 避免成为教宗国的宿敌。这主要是指与教宗国的体量拉开比较大的差距后,再与之翻脸,并最终征服罗马。如果能设法控制教宗国的体量,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 如果遭遇了绝罚,可以购买赎罪券,这不仅能取消绝罚,而且还会保证教廷在接下来几年中都不再对你进行绝罚。或者,直接更换现任统治者,这显然在共和制国家中更容易做到。
- 在作为教廷监护的同时向教宗国开战。
- “占领罗马”的debuff本身确实不会伤筋动骨,因此,不顾及这一点的玩家甚至可以选择直接挑战教宗国、吃掉罗马,直到成立意大利。
- 在成立
注意,成立 意大利之后,“占领罗马”和“教宗国之殇”的debuff就都不会再生效了。
总的来说,自1.30版本更新以来,绝罚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购买赎罪券消除,因此教宗国不会再构成以前那样多的麻烦。
玩家可能希望在成立 意大利之后附庸
教宗国,以图持续获得大量的教廷影响力。这是一个可行的策略,但是也可能会导致你未来无法完成意大利任务中的几个任务——“完成复兴运动”和“山外意大利”任务分别要求意大利区域以及普罗旺斯、萨伏依两个地区的省份必须由你本国拥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提前布局,设法在附庸教宗国的同时,又不让它在这些地区拥有省份——例如,提前让教宗国在图卢兹一带获得一个省份,吞并它的其它领土,再将其强制附庸。
罗马帝国的继承人
统一意大利与域外扩张
自1.30版本更新之后,成立意大利的条件作了改动,特定省份只需
宣称成为全意大利的国王后,统一整个半岛自然是比较容易的。同时,也应该抓住一切机遇向意大利之外的邻近区域扩张,例如普罗旺斯、北非、亚得里亚海东岸、巴尔干半岛等地。你的任务树也可以给予这些省份的宣称。同时,应该提前根据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利益所在,结交新的盟友,例如 波兰、波希米亚等等。
反击强权
在统一意大利之后,实力应当已与 法兰西、
奥地利等传统强国相当。是时候与这些挡在本国面前最大的宿敌进行较量了。一般可以选择与法兰西、奥地利两国中的一个继续维系盟约,击败另一方——鉴于各种因素的考虑,通常先打击
法兰西是比较好的选择,这样不仅能更快将扩张的兵峰推进到伊比利亚,而且维系与
奥地利的同盟还能让它继续帮你对抗
奥斯曼等东方的敌人。
法兰西的实力强大人所共知,在开战前应该做足准备,还可以设法先削弱它的盟友。法国军队人数众多、
士气高昂,在交战时应该谨慎,不要轻易分散兵力,以防遭遇重挫。可以借助意大利北部多山地、多堡垒的防御优势与之周旋,也可以在优势明显时积极进攻法兰西本土,同时辅以海军在地中海的相应动作。在取胜之后,可以放出
图卢兹、
加斯科涅等国作为附庸,它们在法兰西南部有相当多的核心,可以借助收复核心的宣战理由降低侵略扩张惩罚。
阿拉贡开局时就拥有撒丁岛、西西里岛,与他们的战争也是必需的。它的实力一般弱于法兰西和奥地利,而且可能树敌很多,但是它的海军实力不容小觑。此外,
卡斯蒂利亚也可能联合阿拉贡,或者已成立了
西班牙,那么与其的冲突必然更加激烈。击败伊比利亚的强权,不仅能让你获得更多的贸易收入,更能及早获得海外扩张的潜在机会。
与 奥地利的战争通常也是最终难以避免的,但在前期可以不必提上日程。如果想要向南德意志扩张,击垮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必须经过的一步;如果
奥地利联合统治了
匈牙利,其实力自然更加强大。一般来说,都可以与
波兰/
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及
波希米亚等国结盟,藉此与奥地利对抗。在时机合适时,应该设法解决神圣罗马帝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解散帝国,或者选择成为皇帝、将它纳入自己的领导之下。
对抗萨拉森人
与欧洲传统强国较量的同时,与东方 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也应该尽快提上日程。奥斯曼在欧洲的仇敌很多,
匈牙利、
波兰、
奥地利都可以成为你对抗这些异教徒的帮手。通常,包括意大利在内的这几个天主教大国加在一起、组织一场新的十字军,就足以构成对奥斯曼陆军乃至海军的数量优势,但仍要注意奥斯曼军队在前期的精锐质量;或者,完全可以选在其对亚非国家开战时,再对它开战;提前与
马穆鲁克联合也是可行的。
一般地,与奥斯曼的前两场战争可能比较困难,会消耗比较多的人力、花费较长的时间,但一旦将其在巴尔干的存在基本摧垮,它就不再构成威胁了。在战争和约中,可以释放 拜占庭为自己的附庸国,利用其大量的永久宣称,更轻易地吞并奥斯曼的领土,还可以利用它强大的
传教能力。不要给予盟友太多土地,而且,最好每次都由自己拉上盟友主动宣战奥斯曼,而不是等盟友召唤你参战,这样才能在削弱奥斯曼后保证获得最大利益。
如果国力充足,与奥斯曼的战争和与西欧强权的战争一般可以交错开来、一并进行。向东方的征服不仅能带来大量的收入,还可以通过传教赢取大量教廷影响力。这些土地也是重建罗马帝国所必需的。
非洲勇士
北非的马格里布诸国,尤其是 突尼斯,经常劫掠地中海沿岸国家,令人不胜其烦。在前期势力不及时,可以先与它们改善关系,因为关系达到一定值后,可以防止AI再劫掠你的海岸。而当成立意大利、实力充足后,自然应该及早将他们一劳永逸地征服。完成意大利任务中的“名副其实的海军”任务可以让你很容易地获得对突尼斯一带的永久宣称。通常,
突尼斯很可能与奥斯曼或
马穆鲁克结盟,因此应该做好打一场大仗的准备。
效法罗马人的先例、征服突尼斯之后,可以进一步向埃及进发,但最好是在确保奥斯曼不再构成威胁之后。对北非的用兵,最终目标显然应是确保整个地中海南部的海岸线。
海外野心
意大利身处两大终点贸易节点,可以很好地利用海外扩张带来的贸易优势,但是此前必须击败 卡斯蒂利亚/
西班牙,以获得向大洋的出海口,也能充分享受贸易收入。
意大利国家前期居于地中海内,显然不能成为殖民的先驱。可以选择在外交科技水平足够、 殖民距离足够时,在对伊比利亚国家或
法兰西的战争中,令其割让大西洋岛屿,之后则是在美洲的殖民地,以此直接触及到新大陆,并有机会进一步向西非扩张。为此,可以选择扩张理念,以获得
殖民者以及移民增长等加成;探索理念则通常没有必要,地图可以通过间谍行动窃取,或向其它国家购买。
在扩张的同时,应该注意自己的 行政容量。对于贸易上有重要性的地区,可以开设贸易公司而非直辖。而对于新大陆而言,应该尽可能限制
葡萄牙、
英格兰等其它主要殖民国家,不让它们分去太多利益。在新大陆和西非立足、占据重要贸易省份后,可以进一步向印度、东印度以及东亚扩张,谋求更多的财富。
罗马重生
理念选择
- 外交理念可以帮助意大利国家更好地取得外交上的优势,在成立意大利后也一样十分有用。
- 行政理念可以大大节约行政点数、让意大利的对外征服更加轻松,还能让雇佣兵更有应用价值。
- 财阀理念的加成很全面,对于意大利的共和制国家而言非常合适,既提供军事上的加成,也有商贸上的优势。
- 贸易理念对占据两大贸易黑洞的意大利而言十分实用。
- 进攻理念能够让意大利陆军的进攻更加凌厉;防守理念可以让意大利的北部防线固若金汤。
- 尽管意大利往往不会受到宗教改革的严重影响,但随着国家的扩张,宗教理念或人文理念总会成为必要的选择。
- 如果有向海外积极扩张的野心,扩张理念也是不错的选择。
意大利优势
- 强大的国家理念:意大利拥有非常强劲的国家理念,不仅包括
+15%步兵作战能力以及
+33% 国家人力的军事理念,更包括
-25%造核花费的超级扩张理念;游戏中单项加成最多的
+50% 改善关系修正让身居地中海中央的意大利更为从容地处理外交事务,也能让侵略扩张影响更快消减。因此,意大利是极为适合对外扩张的国家。
- 贸易终点:意大利坐拥两大贸易终点:热那亚贸易节点以及威尼斯贸易节点。再配合商人的贸易转移以及 +20%
国际贸易力量的传统,可以说意大利是一个以贸易立国的极为富裕的国家。意大利的土地也十分富裕,大量的财富给了这个国家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 防御强国:由于阿尔卑斯山的天然屏障,外部势力想要进入意大利地区可谓是难上加难。在阿尔卑斯关口的山地地区修筑要塞,再加上 +20%
要塞防御的意大利野心,就可以将大部分敌军阻挡在山外。而在地中海,意大利海军足以抵御任何胆敢来犯的敌国舰队。
扩张目标
- 逐鹿中欧:我们的影响力绝不应仅限于阿尔卑斯山以南。我们曾脱离
神圣罗马帝国,那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力量而不需要这个孱弱的帝国的庇护。如今的我们已今非昔比,现在是时候去解散这个既非神圣又非罗马的伪帝国了,我们要让那些诸侯明白,谁才是真正的罗马正统!
- 进伐西欧:我们西边的近邻拥有富庶的领地和令人称羡的财富,他们都曾仰仗强大的实力,对意大利人团结、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横加干涉、妄加阻挠。现在我们的实力比起它们已并不逊色,是时候还以颜色,向他们声索赔偿,夺回罗马帝国的遗产和荣誉!
- 东方鏖战:地中海的东部曾包括了罗马帝国最重要、最富有的地区,然而时过境迁,现时我们的东方早已被高傲的异教徒占据了数百年。我们必须适时、果断地向敌人开战,夺回巴尔干、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的领土,也许我们将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
- 海外殖民:地中海已经再无强大的意大利舰队的敌手,我们应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的海洋。我们曾垄断了地中海乃至整个欧洲的贸易,现在,我们更应是全世界贸易的主导者。不论是东方的茶叶瓷器还是新大陆的咖啡金银,我们必能将他们全部收入我们囊中!
- 罗马重生:自公元二世纪的
罗马帝国 之后,就再没有任何一个帝国能够执掌整个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如果我们宣称这片土地,我们可以对君士坦丁堡或神圣罗马帝国的那群假货所声称的一切嗤之以鼻,从这座千年的永恒之城起,再次一统欧陆,向世人宣告:我们是罗马真正的继承人!
逸闻
游戏中 意大利的旗帜参考了——毋宁说直接借用了——由拿破仑创建的意大利王国(1805-1814)的旗帜。
在历史剧本中,意大利在1797.6.29起作为 革命法兰西的
附庸国出现,自1805.3.18起成为
革命法兰西的
被联统国
成就
参考资料
伊比利亚 | ![]() ![]() ![]() ![]() ![]() ![]() ![]() ![]() |
法兰西 | ![]() ![]() ![]() ![]() ![]() |
低地 | ![]() ![]() ![]() ![]() |
不列颠 | ![]() ![]() ![]() ![]() ![]() ![]() |
北欧及波罗的 | ![]() ![]() ![]() ![]() ![]() ![]() ![]() ![]() ![]() ![]() ![]() |
中欧 | ![]() ![]() ![]() ![]() ![]() ![]() ![]() |
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 |
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意大利 | ![]() ![]() ![]() ![]() ![]() ![]() ![]() ![]() ![]() ![]() ![]() ![]() |
巴尔干及安纳托利亚 | ![]() ![]() ![]() ![]() ![]() ![]() ![]() ![]() ![]() ![]() ![]() ![]() ![]() ![]() ![]() ![]() |
东欧 | ![]() ![]() ![]() ![]() ![]() ![]() ![]() ![]() ![]() ![]() ![]() ![]() ![]() ![]() ![]() |
北非 | ![]() ![]() ![]() ![]() ![]() ![]() |
东非 | ![]() ![]() ![]() ![]() ![]() ![]() ![]() ![]() |
中非 | ![]() ![]() |
东南非 | ![]() ![]() ![]() ![]() ![]() ![]() ![]() |
西非 | ![]() ![]() ![]() ![]() ![]() ![]() ![]() ![]() ![]() ![]() ![]() ![]() ![]() |
西南非 | ![]() ![]() |
近东 | ![]() ![]() ![]() ![]() ![]() ![]() ![]() ![]() ![]() ![]() ![]() ![]() ![]() |
波斯及中亚 | ![]() ![]() ![]() ![]() ![]() ![]() ![]() ![]() |
北亚 | ![]() ![]() ![]() ![]() ![]() |
东亚 | ![]() ![]() ![]() ![]() ![]() ![]() ![]() ![]() ![]() ![]() ![]() ![]() ![]() ![]() |
东南亚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度 | ![]() ![]() ![]() ![]() ![]() ![]() ![]() ![]() ![]() ![]() ![]() ![]() ![]() ![]() ![]() ![]() ![]() ![]() |